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64
-
1965
-
1966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可吸收内固定在儿童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植入物在儿童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20例儿童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远端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中端斜形及螺旋形骨折行弹性髓内钉结合可吸收螺钉固定,远端骨骺骨折行可吸收骨棒或螺钉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对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1年,骨折全部愈合.1例胫骨中端粉碎骨折行弹性髓内钉结合可吸收螺钉......
作者:戴进;王晓东;张福勇 刊期: 2013- 04
-
可吸收固定系统在儿童后颅窝肿瘤开颅骨瓣复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可吸收固定系统在儿童后颅窝肿瘤开颅手术骨瓣复位固定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7个月~14岁开颅游离骨瓣成形切除颅内病变后需骨瓣复位固定的患儿,采用可吸收固定系统材料进行骨瓣复位固定,观察术后局部伤口及骨瓣复位和全身情况变化.结果所有患儿术后1周CT复查显示骨瓣复位良好,无伤口红肿、疼痛和感染发生;1例皮下少量积液,经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1周内消失.随访3~23个月,平均随访10.25个月,患儿术......
作者:邓跃飞;吴锦铨;郑眉光;刘安民 刊期: 2013- 04
-
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DDH与DDH残留畸形
目的随访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以及DDH残留畸形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Bernese三联截骨治疗DDH29例(33髋).其中11例(13髋)为大龄DDH,未曾接受任何治疗,男5例,女6例,年龄7~15岁,平均11.2岁;按照Tonnis分级标准,Ⅰ级8髋、Ⅱ级2髋、Ⅲ级2髋、Ⅳ级1髋.18例(20髋)为DDH治疗后残留畸形......
作者:李天友;刘振兴;马勇;王延宙 刊期: 2013- 04
-
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导致十二指肠梗阻一例
患儿男,出生40min.患儿系G3P2孕36+6周,因胎膜早破43h行剖宫产出生,出生时体重2.4kg,Apgar评分为1min8分,5min8分.患儿母孕期有羊水过多史,出生前10d在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胎儿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扩张(图1).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并出现胆汁性呕吐和上腹部胀气.检查:患儿反应差,口唇稍青紫.上腹部可见稍微扩张,可见胃蠕动波.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双泡征,上消......
作者:李炳;李东海;陈卫兵;王寿青;刘树立;李龙 刊期: 2013- 04
-
肝脏胚胎性肉瘤长期存活二例
例1男,13岁.因间断反复右上腹疼痛1月于2008年3月入院,检查:肝肋下约2指,右上腹压痛(+).HBsAg(-)、HBsAb(+),肿瘤指标正常.超声示肝右叶稍强回声区,内见不规则液暗区回声及强回声光斑伴声影;上腹部CT:右上腹巨大类圆形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图1A).入院后行肝右叶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肿瘤占据SⅥ、SⅦ,有假包膜,大小约12cm×11cm,向下压迫右肾,向后压迫......
作者:罗翊钊;刘付宝;耿小平;赵义军;黄帆 刊期: 2013- 04
-
儿童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atlantoaxialrotatorysubluxation,AARS)由Bell在1830年首次描述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史以来由于对该病的认识有限,存在很多命名上的争议[1],如Grise's综合征[2],寰枢关节半脱位、自发性半脱位、旋转性脱位、旋转性固定等.目前大多数学者比较倾向于接受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概念,既能反映实际存在的病理变化,在临床又可区别......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3- 04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常见的儿童髋关节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基本治疗原则,取得同心圆复位是治疗目的.出生后早期使用各种挽具、支具治疗成功率可达95%[1].随着年龄增长,病理变化也日趋严重,内收肌切断术后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再行石膏固定是国内6~36个月患儿的主流治疗方法[2].但是无论是挽具、支具或是石膏固定,这些治疗方法......
作者:郝政 刊期: 2013- 04
-
利多卡因对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TNF-α、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幼鼠肠组织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48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作任何干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利多卡因干预组(Lid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缺血60min,I/R组再灌注前经股静脉注射生......
作者:林春榕;庄立峰;曲文超;盛盼;刘庆文;吴学东;鲁智英;周雨 刊期: 2013- 04
-
一氧化氮对大鼠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通过增加外源性一氧化氮或减少内源性一氧化氮,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肠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5d胚鼠肠道提取肠神经干细胞,传代后肠神经干细胞分为DETA/NO50μ.mol/L组、L-NAME100μmol/L组、DETA/NO50μmol/L+L-NAME100μmol/L组及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培养48h后,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形态学观察各组......
作者:刘淼清;林正秀;张田丰;王永飚;朱利斌;李仲荣 刊期: 2013- 04
-
慢病毒介导的shRNA靶向干扰β-catenin神经母细胞瘤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建立稳定抑制β-eatenin基因表达的入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株,为探讨Wnt/-eatenin信号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使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BE2C细胞中β-catenin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于β-catenin基因编码区选择4个siRNA靶点及1个非编码序列(NC)合成5对shRNA干扰序列,分别与质粒PgLV-H1-......
作者:姚伟;李凯;徐挺;肖现民;王作鹏 刊期: 2013- 04
动态资讯
- 1 痉挛型脑瘫患儿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
- 2 小儿胰腺炎与胰胆管合流异常
- 3 小儿肝外伤的治疗及新评分方法的应用价值
- 4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隐睾术后睾丸下降不全的体会
- 5 多学科协作模式对肾母细胞瘤治疗的影响
- 6 儿童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一例
- 7 再次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
- 8 关节镜下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与青少年胫骨髁间棘骨折
- 9 下唇黏膜代尿道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
- 10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附23例报道
- 11 大鼠肠神经干细胞同种消化道移植的实验研究
- 12 小儿贲门痉挛的外科治疗
- 13 家族性溶血性貧血一例
- 14 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单孔腹腔镜下双通道深静脉穿刺针治疗小儿斜疝
- 16 应用牵引逐渐整复外固定架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介绍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17 大鼠小肠移植后肠壁内在神经活性的变化
- 18 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演变研究
- 19 联合手术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 20 婴幼儿肛瘘27例的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