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0年第1期文章
  • 先天性无肛与腰骶椎异常

    本文报道113例无肛患儿伴腰骶椎异常的情况,97例腰骶椎完整的X线片上,有异常者52例(53.6%),对照组仅2例(9.5%).在113例骶椎X线片上,57例(50.4%)有各种异常共94例次,其中23例有2个以上异常.无肛畸形位置越高,骶骨异常,特别是多发性异常越多.......

    作者:李正;王练英 刊期: 1990- 01

  • 婴儿胰胆管末端解剖及X线造影研究

    本文用27具无消化道畸形,生后2~60天婴儿尸体采用大体解剖,X线下灌注造影等研究方法.观察Vater壶腹结构,十二指肠乳头的形状,开口方向.肝外各段胆管长度,胆管与十二指肠壁的夹角,胰胆管夹角,合流部位及共同管长度等.为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总胆管囊肿术武的选择提供客观根据.......

    作者:李心元;王慧贞;杭俊德;康恩光 刊期: 1990- 01

  • 小儿肝肿瘤及囊肿

    本文报道了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肿瘤及囊肿,包括肝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及囊肿各7例.行肝切除术17例,3例术后死亡.随访25例,23例(92%)获访.恶性肿瘤8例肝切除者5例(62.5%)存活4年以上.对诊断、肝切除、肝囊肿的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婴儿行定期体检及B超检查可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振东;牟弦琴;张道荣;孙静生;林文举;赵莉;李索林;李明红;李洁 刊期: 1990- 01

  • 自体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游离移植后一天,肌肉处于广泛缺血状态,原有血液循环遭到内源性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区毛细血管长入移植肌,并与移植肌原有血管实现某种形式的吻合.移植后1周,移植肌中心坏死区边缘即见有新生毛细血管.移植后15天,该区可见有小动脉及小静脉.移植后120天各区内可见到大量血管分布.随着血液循环的重建,移植肌的中心坏死区不断缩小,肌容积不断得以......

    作者:刘贵林;李力军;王德文 刊期: 1990- 01

  • 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临床诊断与分型的探讨(附145例报告)

    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45例.按病情程度分:轻型48例、中型62例、重型35例.对分型方法和依据进行了探讨.拟定了临床诊断与分型标准.提出标准在流行病学调查、治疗、预后等方面的意义.......

    作者:孙新一;朱廷赓;王东;鲜于剑波;郑宝玲;彭明惺;周素华 刊期: 1990- 01

  • 新生儿和幼婴巨结肠症根治术

    我科应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新生儿和60天内婴儿巨结肠症,疗效和婴幼儿期根治术相似.本文介绍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注意点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唐伟椿;丛林 刊期: 1990- 01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在手术选择中的意义

    作者将66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分为两组.A组30例经保守治愈,X线表现为肠管普遍胀气或少气,肠管形态欠规则,肠间隙增厚,少量肠壁积气,24或48小时复查肠胀气减轻等.B组33例经手术或尸检证实均有肠坏死,X线表现为广泛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进行性加重,腹腔渗液增多,肠间隙明显增厚呈洇纸状,肠内气液面增多、气腹等.作者认为出现B组X线表现时应尽早手术.......

    作者:王万通;关立夫 刊期: 1990- 01

  • 先天性巨结肠症肠道活动的测压观察

    本院自1986年12月~1988年2月对135例患便秘儿和100例正常儿进行直肠肛管测压观察.以直肠粘膜组化检查和钡灌肠为对照检查.正常儿全部存在直肠肛管松弛反射(RAIR),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HD)的62例均无RAIR.便秘儿虽存在RAIR,但常有不同形式的异常波形出现.40.3%的HD儿可测得同步发生的多节段泛发性收缩.测试时发生排便的19例HD中,18例未测得推进性蠕动波;另9例可见乙状结......

    作者:齐宝权;邱凤珍;童尔昌 刊期: 1990- 01

  • 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

    报道26例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病因以头部外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较常见(73.1%);其次为内分泌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贫血.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及眼部征象.采用利尿与脱水剂、类固醇药物、反复腰穿、脑室持续引流或行颞肌下减压术治疗,23例(88.5%)获治愈或好转,无死亡.作者主张对本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作者:章翔;易声禹;吴声伶 刊期: 1990- 01

  • 小儿尿流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总结了88名正常儿(男56名,女32名)及8名有明显排尿障碍患儿的尿流检查结果,发现正常儿男、女大尿流率分别为14±4.55ml/sec和15.73±7.52ml/sec.对不同年龄、尿量的正常儿尿流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用年龄、尿量推算大尿流率的回归方程.对正常儿、排尿障碍患儿尿流测定结果比较,显示尿流测定是判断小儿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方法,大尿流率、尿流曲线形状是判断下尿路是否梗阻的重......

    作者:文建国;童尔昌 刊期: 199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