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5年第5期文章
  •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后随访观察

    畸胎瘤是小儿常见肿瘤之一,以骶尾部发生率高,良性骶尾部畸胎瘤早期手术治疗,预后甚佳.但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拖延治疗,肿瘤一旦恶变,虽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常常由于肿瘤局部复发及远隔转移,而导致患儿死亡.......

    作者:周淑舫;李正 刊期: 1985- 05

  • 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50例分析)

    心房间隔缺损是小儿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占我院心血管外科疾病的第四位.现将我院自1978年1月~1984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50例作一临床分析,并对其治疗方法和手术指征进行讨论.......

    作者:张善通;曹金红;陈张根;王人荣 刊期: 1985- 05

  • 儿童经股动脉插管行椎动脉造影(附50例报告)

    儿童颅内肿瘤以幕下和幕上中线部位多见,占2/3以上.我们自1978年以来,对疑为幕下或幕上中线部位病变及不明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4~14岁儿童采用经股动脉插管行椎动脉造影检查50例次,取得满意结果.现就操作技巧及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杨维;唐文渊 刊期: 1985- 05

  •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101例分析

    我院1956~1984年收治了101例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故在症状、诊断、治疗上与成人颇有不同,多年来,对本病有散在报道,但例数多者仅68例,本文结合临床所见,对此病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李声伟 刊期: 1985- 05

  • 儿童不典型急性骨髓炎(附24例报告)

    儿童不典型急性骨髓炎,远较成人多,本文汇集1975~1982年24例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性别与年龄:男10例,女14例,年龄2~14岁.......

    作者:邓爱民 刊期: 1985- 05

  • 脾切除术后易感状态与免疫学观察

    虽然近年来,关于脾切除术后发生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的文献较多,国内也有一些报道(1~4),然而尚无一致的看法.国内报道多为成人,我们对55例脾切除后患儿进行了随访,现对随访患儿术后感染状态和免疫学变化加以讨论.......

    作者:冯雷;周世仪;杨丽;周天栋;俞桑洁 刊期: 1985- 05

  • 小儿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远期疗效(附17例报告)

    小儿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虽是少见病,但具有遗传性和恶变倾向.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其治疗方法不一,各家尚有争论.我院从1976~1984年收治本病1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姓别与年龄:在17例中,男7人,女10人.发病年龄小3岁,大13岁.手术年龄小8岁,大14岁.其中8~10岁2人,11~12岁9人,13~14岁6人.......

    作者:杨启政;徐尚恩;霍玉琴;许华峰 刊期: 1985- 05

  • 小儿脾切除术后感染问题

    对于脾破裂、脾肿大脾机能亢进,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多年来均采取传统的脾切除手术治疗,疗效肯定.但自50年代初King和Schumacher~([1])首次报道切脾后致死性败血症以来,同类报道日益增多.同时对脾脏免疫功能和切脾后变化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小儿脾切除术后的感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同道们的重视.现将我院1962~1983年不同原因行脾切除的94例患儿术后感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萧现民;金百祥 刊期: 1985- 05

  • 复套型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附69例临床分析)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疾病,我院由1979~1983年,经手术治疗104例,证实为复套叠69例,因该类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报道不多,故本文予以讨论.......

    作者:黄奕宽;尹淑玲 刊期: 1985- 05

  • 正常儿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直肠结肠神经丛组织学观察

    先天性巨结肠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节细胞缺如,但有关小儿正常直肠结肠的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的组织学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对正常小儿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直肠、结肠神经丛进行组织学观察.......

    作者:刘钧澄;赖炳耀 刊期: 198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