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64
-
1965
-
1966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儿童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均位于颅内幕上,影像学上表现有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MRIT1WI显示肿瘤实质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增强时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肿瘤可呈囊性变,部分肿瘤内可见出血.在病理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由小圆细胞构成,......
作者:杨林;王凯;赵洪洋;赵甲山;朱贤立 刊期: 2006- 04
-
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应对策略
目的回顾和总结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在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发展和目前状况,并对新生儿和小婴儿心脏病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选择、强化围术期生命器官的保护提出方案.方法1973年6月~2004年5月115例新生儿和281例小婴儿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手术阶段将资料按等级分组对照,N/Ⅰ组:15例,为新生儿第1阶段;N/Ⅱ组:......
作者:王顺民;苏肇伉;徐志伟;刘锦纷;曹鼎方;史珍英;朱德明;丁文祥 刊期: 2006- 04
-
婴幼儿择期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及干预措施的初步评价
目的了解婴幼儿围手术期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术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初步探讨相关干预措施对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择期手术的40例婴幼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前夜依常规禁食,实验组手术前夜静脉给予葡萄糖至麻醉诱导前约2~3h,葡萄糖输入速度为5mg·kg-1·min-1.比较二组手术前后及组间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
作者:熊晓峰;钟麟 刊期: 2006- 04
-
先天性无肛畸形儿MR成像及其与排便功能关系研究
目的评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儿(anorectalmalformations,ARM)尾端发育情况及横纹肌复合体(sphinctermusclecomplex,SMC)发育状态与排便功能的关系.方法39例ARM,男28例,女11例,应用不同序列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或头部线圈MRI显示ARM直肠闭锁水平、骶尾椎、骶髓、泌尿生殖系的发育情况,并对SMC从多个层面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其发育状态与临床评分和肛门功......
作者:汤绍涛;王勇;毛永忠;李时望;童强松;阮庆兰;彭振军;孔祥泉 刊期: 2006- 04
-
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
目的评价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7月~2003年12月,25例儿童肘部骨折应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或棒固定,对其手术方法、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0~24个月).所有骨折均于4周内达到临床愈合.1例肱骨髁上骨折因可吸收棒穿于皮下引起疼痛,妨碍关节活动,于术后6周拔除,恢复良好.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予可吸收螺钉固定,......
作者:马巍;闵若良;陈秋;马瑞雪 刊期: 2006- 04
-
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及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讨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对7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患儿,行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Ⅰ期旋转至所需位置.结果7例患儿随访2个月~3年,平均1年,7例中1例1侧术后发生缺血性肌挛缩,1例1侧发生钢板断裂,其余病例均于3个月内截骨处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满意.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文;王体沛;邢敦凯;王平年;罗永湘 刊期: 2006- 04
-
小儿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十年经验
目的报告小儿结石ESWL治疗的10年经验,探讨ESWL治疗的效果和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67例小儿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的结果,检测及记录患儿的代谢情况、生理解剖、结石的大小、位置以及各种并发症;其中术前置入输尿管导管52例;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67例输尿管结石,首次碎石后,43例(64.2%)结石完全排空;7例(10.4%)经2次ESWL结石完全排空;2例(2.9%)经3次碎石结石完全排空;......
作者:蒲小勇;胡礼泉;王行环;王怀鹏;徐战平;李世文;郑新民 刊期: 2006- 04
-
内侧腘绳肌延长术对痉挛性双侧脑瘫步态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随访5年的患儿进行术前和术后临床比较分析,评价内侧腘绳肌延长术对双侧痉挛性脑瘫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双侧痉挛性脑瘫患儿分为二组,一组为髂腰肌挛缩组,即内侧腘绳肌延长,股直肌远端转位加腰肌切断术.另一组为髂腰肌无挛缩组,即内侧腘绳肌延长,股直肌远端转位术.利用标准的体检,对二组患儿术前和术后下肢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腘窝角和Thom-as试验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髂腰肌挛缩组术后伸髋肌肌力与......
作者:徐宏文;马瑞雪;吉士俊 刊期: 2006- 04
-
发育性髋脱位髋臼容积的CT测量与分析
目的探讨髋脱位儿童髋臼容积的测量及意义.方法应用CT技术,测量正常组(34髋)和异常组(36髋)的髋臼容积、股骨头体积.结果正常组儿童的髋臼容积较脱位组明显增大,二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截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脱位的患儿髋臼发育差,与股骨头呈现明显的不匹配;早期手法复位时髋臼容积可以作为测量指标.手术复位前也应了解髋臼容积的变化.......
作者:陈珽;沈品泉;张菁;王秋艳;杨璇;杜青 刊期: 2006- 04
-
结肠三管重复畸形一例
全结肠重复畸形罕见,而全结肠三管重复畸形更属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庄会文;高凌霞;徐蒙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新生儿胃穿孔伴肠旋转不良临床特征分析
- 2 小儿先天性精阜增生症
- 3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排尿方式影响的初步研究
- 4 小儿急腹症外科的动向
- 5 游离球部延长尿道的方法治疗尿道下裂
- 6 经尾路修补尿道、直肠(或阴道)瘘
- 7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 8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胆道闭锁肝脏蛋白的鉴定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 9 儿童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外科诊治
- 10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小儿脑肿瘤五例报告
- 11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 12 胎儿外科
- 13 右髋关节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一例
- 14 神经母细胞瘤转化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观察
- 15 大鼠食管下端括约肌肌间神经及肌层发育研究
- 16 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診断与鉴别診断(二)
- 17 张力带钢丝治疗小儿股骨上端骨折
- 18 腹腔镜与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比较
- 19 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研究进展
- 20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成形尿道上皮的组织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