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3年第3期文章
  • 胆总管囊肿发病因素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任选18只杂种犬,性别、年龄不限,体重为7~23kg,应用异戊巴比妥钠作静脉麻醉,剖腹探查胆总管并测量其外径.分两组进行手术,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

    作者:张文同;张学衡 刊期: 1983- 03

  • 先天性髋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特征

    先天性髋关节前脱位较少见.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2年12月,三年间仅收治7例(共9侧).因对先天性髋关节前脱位的认识不足,初的病例在手术后才明确诊断.......

    作者:王继孟;季海萍 刊期: 1983- 03

  • 小儿化脓性海绵窦栓塞

    化脓性海绵窦栓塞是海绵窦及其周围静脉的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常常是鼻面部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自抗生素问世以来,本病虽已减少,但其死亡率仍高,且幸存者往往有各种后遗症.......

    作者:任德胜;邹大卫 刊期: 1983- 03

  • 169例胎儿、小儿髋关节形态学观察——先天性髖关节脱位的有关因素研究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四肢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胎儿、小儿髋关节形态观察,对本病在不同人种的不同发病率、脱位发生时间以及有关因素作了研究,得到了一定价值的结论(2、3、6、7、11、12、13、14、17).......

    作者:吴守义;陈振海 刊期: 1983- 03

  • 脾切除术治疗血红蛋白病100例疗效分析

    血红蛋白病(称Hb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我国除α及β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以外,尚发现有29种异常血红蛋白(1).广西地区常见的Hb病有α-地贫、β-地贫、HbE及其他杂合子的Hb病.我院自1957~1981年11月,对经确诊的Hb病197例进行脾切除治疗,获得随访者100例,现就100例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容兑熙;陈自敏;韦开煌 刊期: 1983- 03

  • 维生素K缺乏所致硬脑膜下血肿

    新生儿晚期及婴儿期可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性疾病,往往伴有颅内出血,造成严重后遗症,总结我院23例新生儿及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硬脑膜下血肿病因,提出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沈玉成;金惠明 刊期: 1983- 03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小儿隐睾症

    隐睾的激素治疗由来已久.Shapiro(1)首次报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使未降睾丸下降,此后,Happ(2)又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鼻雾疗法获得效果.目前国外公认HCG疗法有效,但各家所用方法不一,疗效亦有差别,睾丸下降率在14~52%(1).国内HCG使用剂量普遍偏低,疗效不著,有关报道甚少.为此,我院对近年来用HCG治疗的隐睾106例,进行疗效分析,着重讨论如何合理使用......

    作者:曾灏;金百祥;葛琳娟 刊期: 1983- 03

  • 肛门直肠测压评定新生儿的内括约肌功能

    内括约肌松弛反射(或称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是正常排便反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反映内括约肌功能的重要标志.先天性巨结肠症由于缺乏正常的直肠壁神经节细胞及内括约肌功能不全,此反射缺如,利用肛门直肠测压了解有无括约肌松弛反射已成为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症一种无损伤的重要诊断技术(1、3).但其在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可靠性,各家报告不一.......

    作者:施诚仁;余亚雄 刊期: 1983- 03

  • 小儿骨嗜酸性肉芽肿14例报告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少见疾病,国内有关儿童病例的专论,迄今为止仅见汪氏报导4例(1).我院自1961-1982年,共收治18例,其中14例得到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昌祺;宣桂林 刊期: 1983- 03

  • 结肠重复畸形2例报告

    1975年,我们收治两例结肠重复畸形,在诊断和治疗上情况特殊,现报告于下:例1:男,10个月.出生后进行性排便困难并肛门内肿物半年,于1975年9月24日入院.......

    作者:胡荫浩;高骏华 刊期: 198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