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往期目录
-
1964
-
1965
-
1966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保留脾上极脾-肾静脉分流治疗小儿门静脉海绵窦样变二例
于有;李昭铸;武东珍
关键词:保留脾上极, 静脉分流, 治疗难点, 小儿, 门静脉压力, 断流手术, 静脉转流, 免疫功能缺失, 静脉破裂出血, 海绵窦, 脾脏切除术, 脾切除术后, 门脉高压症, 异常血流,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食管胃底, 感染风险, 常见原因, 保留脾脏
摘要:门静脉海绵窦样变是小儿肝前性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原因,晚期反复出现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临床治疗难点,这类患儿常常采用断流手术以期阻断异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但效果差强人意.国外多中心较早开展门-腔静脉转流手术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了防治出血的目的[1,2].但断流手术以及脾-腔、脾-肾静脉转流手术,均同时行脾脏切除术.脾切除术后带来的严重感染风险、免疫功能缺失等,尤其在小儿,仍是一项挑战.近期我科先后采取保留脾脏上极的脾-肾静脉分流的手术方法治疗门静脉海绵窦样变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