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往期目录
-
1964
-
1965
-
1966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各表型中的分布及其作用
许灵苍;周君梅;李会;吕志葆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肥大细胞, 发病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各表型中的分布差异,进而研究肥大细胞在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HD根治术患儿的狭窄段和扩张段肠壁石蜡标本23例.根据病史资料,将其分为常见型12例,长段型6例,全结肠型5例.同时,选取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造瘘术患儿的肠壁石蜡标本13例作为对照组.肥大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统计HD各表型组及对照组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肥大细胞的数量.结果 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及全结肠型组的狭窄段黏膜层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34.5±7.2、42.6±11.1、54.0±4.6)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21.8±6.1、27.0±6.5、37.2±12.9)均多于自身扩张段及对照组黏膜层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24.3±8.3、24.9±8.9、25.4±9.5、25.7±11.1)和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分别为13.8±5.3、14.9±6.9、13.6±6.6、13.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常见型组、长段型组和全结肠型组的狭窄段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肥大细胞数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各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肥大细胞数量存在差异(P<0.05).许多肥大细胞存在明显的脱颗粒现象.结论 肥大细胞在HD各表型中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也说明肥大细胞可能在H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