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年第10期

72例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研究

王增萌;陈亚军;张丹;彭春辉;庞文博;沈秋龙;吴东阳;王丽;王凯

关键词:腹内疝, 肠梗阻,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腹内疝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于我科的72例腹内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总结儿童腹内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72例腹内疝患儿男女比例2.43∶1,年龄2 d~14岁3个月(中位3岁5个月),多发于2岁以内尤其1岁以内的患儿;发病到就诊时间为5~312 h(中位时间47 h),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哭闹)伴呕吐(94.4%),55.6%患儿有发热,30.6%患儿有休克表现;59.7%患儿腹腔穿刺可见血性腹水;术前平均白细胞数量(15.95±8.3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3.2±15.8)%,50%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7.22±59.30) mg/dl;腹部超声检查结果:72例患儿中77.8%提示肠梗阻,68.1%提示腹水,59.7%提示内疝,9.7%提示肠坏死.结果 手术探查见先天性腹内疝(肠系膜裂孔疝、梅克尔憩室索带内疝、先天性索带内疝、十二指肠旁疝)占93.1%,后天性腹内疝(既往手术粘连索带内疝、Roux-Y胆枝肠系膜裂孔疝、外伤性肠系膜裂孔疝)占6.9%,55.6%患儿存在肠坏死,切除坏死肠管长度10~300crn(中位长度80 cm);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休克症状(P=0.001)、血性腹水(P=0.000)、C-反应蛋白升高(P=0.009)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一期手术治愈62例,其余10例患儿中6例分期手术治疗(肠外置、肠造瘘),2例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1例术后肠穿孔再次手术,1例术后肠扭转再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儿童腹内疝1岁以内为高发年龄,常见症状表现为腹痛(哭闹)伴呕吐,病因大部分为先天因素,肠系膜裂孔疝为常见病因.腹部超声对腹内疝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血性腹水是立即手术的指征,休克、血性腹水、C-反应蛋白升高对肠坏死具有提示意义.腹内疝手术方法为切除坏死肠管、梅克尔憩室,去除纤维索条,修补裂孔疝环,必要时行肠外置或肠造瘘手术.经及时手术治疗,儿童腹内疝总体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