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年第04期

大鼠获得性漏斗胸形成过程中肺功能的观察

孙迪文;吴学东;王宁;严文静;张杉杉;李娜;张远圆

关键词:漏斗胸, 肺功能,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获得性漏斗胸形成过程中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4周龄SD大鼠40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实验组行经胸骨旁切断下位三对肋软骨观察漏斗胸形成,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于术后3d和4周测定动物肺功能指标,包括: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肺的顺应性(Cl)、每分钟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0.2s用力呼气容积(FEV0.2)、FEV0.2/FVC%、呼出50%FVC量时的流速(FEF50%)及用力大呼气流速(PEF)等,检测结果在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造模术后1周内动物呼吸频率增快,其后漏斗胸逐渐形成并稳定.肺功能检测:术后3d测得Ri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6±0.21)cmH2O·ml-1·s-1和(0.73±0.26)cmH2O·ml-1·s-1 (P=0.00),Re分别为(0.86±0.30)cmH2O·ml-1·s-1和(0.58±0.16)cmH2O·ml-1·s-1 (P=0.01),Cl分别为(0.05±0.01)cmH2O/ml和(0.09±0.02)cmH2O/ml(P=0.00),FVC分别为(3.69±0.10)ml和(3.89±0.19)ml (P=0.00),FEV0.2分别为(3.28±0.40) ml和(3.58±0.15)ml(P=0.02);术后4周测得Ri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88±0.17) cmH2O·ml-1·s-1和(0.66±0.10)cmH2O·ml-1·s-1 (P=0.00),FVC分别为(5.76±0.52)ml和(5.47±0.20) ml(P=0.05).Ri在术后3d和4周的检测结果在同龄动物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造模术后动物的吸气阻力增加(P<0.05);Re、Cl、FEV0.2和FVC等指标在术后3d的测得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Re增加而另3个指标减小(P<0.05),FVC在术后4周时组间比较P=0.05,而MVV 、FEV0.2/FVC%、PEF25%~75%和PEF等指标不论在术后3d还是4周的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胸骨旁切断下位三对肋软骨造成模型漏斗胸的形成过程中,幼鼠吸气和呼气阻力增加,胸壁和肺的顺应性均降低,随着漏斗胸的形成和稳定,肺功能重新建立适应,但胸廓的顺应性仍较正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