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8年第04期

新生儿胃穿孔特点及预后相关研究

王凯;陈永卫;蔡思雨;何乐健;郭卫红;侯大为;彭春辉;庞文博;陈亚军

关键词:胃穿孔, 预后, 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年龄≤28 d,明确诊断为胃穿孔的患儿27例,男21例(77.78%),女6例(22.22%),平均年龄4.05 d(3.24~7.01 d).12例(44.44%)患儿病因为胃壁肌层缺损,1例(3.71%)患儿为应激性胃溃疡穿孔;14例(51.85%)无明确病因.16例患儿(59.26%)穿孔位于胃壁大弯侧,3例(11.11%)位于胃壁小弯侧,6例(22.22%)位于胃前壁,2例(7.41%)位于胃后壁.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患儿是否存活,将其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对比两组患儿胃穿孔相关指标间的差异,以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对存活组患儿进行随访,了解其生存情况.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患儿中,病死组10例(37.04%),存活组17例(62.96%),两组间年龄、性别、是否早产、是否低出生体重、是否存在围生期不良事件、是否伴发消化道畸形、症状到手术时间、穿孔长度、是否存在胃壁肌层缺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是否存在胃肠道缺血坏死(P=0.002)和病程中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存活组17例患儿随访(39.40±26.33)个月,患儿一般情况及生长发育良好,其中2例(11.76%)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高达37.04%,患儿围生期情况及有无消化道畸形对预后影响不大,而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患儿预后,早期的诊断、积极手术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