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7年第3期文章
  • 大白鼠抗胃食管返流机制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胃食管返流的拮抗机制.方法:对33只大白鼠进行食管测压,观测呼吸过程中胸腹内压力变化及其压力差,描记食管压力曲线图并了解其解剖结构.结果:大白鼠腹段食管相对较长,呼吸过程中腹内压力始终高于胸内压力.压力曲线图上可见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和隔肌脚对食管的关闭压力(DPP),前者呈平台状,为食管下段括约肌形成的高压带,后者呈波浪形,波动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两者间的距离等于腹段食管......

    作者:周学锋;齐宝权;袁继炎 刊期: 1997- 03

  • 移植脾淋巴细胞功能及蛋白质合成分析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脾组织能否降低OPSI的发病率.方法:对再生脾本身进行研究,32只SD雌性幼龄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16只,自体脾组织移植组16只.术后22周检测脾细胞对羊红细胞(SRBC)的抗体反应及对有丝分裂原增殖反应,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蛋白组成.结果显示:移植组脾细胞对SRBC抗体生成无明显改变(P<0.01),T细胞对刀豆素A增殖反应明显减弱,而B细胞对脂多糖反应正常.说......

    作者:汤绍涛;阮庆兰;郭筱兰;叶明;周晓初 刊期: 1997- 03

  • 睾丸代偿性变化及对生育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侧睾丸受损伤(切除或隐睾)致另侧睾丸代偿性改变(CTA)的Wistar大鼠实验模型.方法:通过光镜、电镜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动态观察CTA)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浓度,探讨其内分泌变化规律及机理;结合交配试验评价其生育力.结果:代偿早期的另侧睾丸重量、体积明显增大.生精和非生精细胞出现肥大、增生,而后期(成年期)的睾丸重量、体积增大相对停止,精子发育有严重障碍;血清FSH高低与CTA明......

    作者:魏光辉;李旭良;龚以榜;林涛;何大维 刊期: 1997- 03

  • 参加首届中青年小儿外科医师大会的感受和希望

    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举办的中青年医师大会于1996年7月22日~24日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召开.首都医科大学在多方面给予关照,校长徐群渊教授亲临大会并讲了话,表示对中青年小儿外科工作者寄与厚望.......

    作者:潘少川 刊期: 1997- 03

  • 首届全国中青年小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纪要

    首届全国中、青年小儿外科医师学术会议于1996年7月22~24日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4人,共收到稿件192篇,大会报告82篇.......

    作者:李龙;陈亚军 刊期: 1997- 03

  • 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胆管炎

    目的:为了了解胆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4例胆道闭锁术后患儿进行胆汁、胆汁排出物及其临床表现研究.24例胆道闭锁均行肝门空肠吻合术,23例术后有胆汁排出,胆汁排出率95%.16例(69%)术后发生胆管炎27次.结果:胆管炎前后以及有胆管炎前兆时胆汁量以及胆汁中胆红素含量均有变化.胆管炎对胆道闭锁术后远期生活质量也有影响.结论:当出现胆管炎前兆时,及时处理可防止发生胆管炎,提高疗效......

    作者:刘钧澄;李桂生;赖炳耀 刊期: 1997- 03

  • 食管闭锁术后胃电图的变化

    目的:为了探讨胃食管返流是否与先天性肠道神经支配有关.方法:对18例食管闭锁患儿和10例正常儿进行了表面胃电图检查.结果:食管闭锁组中2例胃频率减慢,2例胃频率加快,但是主频率为0.047±0.007Hz,与对照组的0.050±0.007Hz并无明显差异;食管闭锁组胃电图的频率分布比对照组明显增宽(P=0.002).结论:食管闭锁患儿胃电图频率增宽表明胃的电活动受到干扰,这可能与胃电活动不协调有关......

    作者:郑伟 刊期: 1997- 03

  • 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08例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全组108例,年龄4~96(24.5±16.8)个月,体重4.7~20(11.4±6.8)kg.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其中32例为双动脉干下型VSD,其中4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和中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32例双动脉瓣下型VSD经肺动脉横切口,其他经右心房切口54例,右心室切口18例,另4例经右房右室双切口完成修补.......

    作者:贾兵;张善通;陈张根;曹金红;王人荣;汤顺荣 刊期: 1997- 03

  • 去神经带血管肌肉移植后肌肉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去神经带血管肌肉移植后的肌肉再生过程和再生机制.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研究对象,经过对移植肌不同时期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和肌电图观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去神经带血管肌肉移植后可以通过连续再生与不连续再生两种机制获得再生.②移植肌的点片状坏死以术后14天明显,术后30天再生达到高潮,术后90天肌电图可以记录到明确的运动电位.③术后90天与180天肌肉的纤维排列方式以型组为主......

    作者:陈迪祥;刘贵麟;王德文 刊期: 1997- 03

  • 小儿十二指肠胃返流与碱性胃食管返流的pH动态变化特点

    目的:动态监测小儿十二指肠胃返流与碱性胃食管返流的pH变化特点,研究返流发生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对68例病理性胃食管返流小儿及39例正常小儿进行胃食管双pH24小时动态监测,观察小儿在进餐及胃排空后以及不同体位下胃食管pH值的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中19例(48.7%)监测到十二指肠胃返流,以立位及进餐后发生为主,持续时间短暂.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者中22例(32.4%)监测到十二指肠胃返流及碱性胃......

    作者:王维林;吉士俊;王慧贞 刊期: 199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