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1年第5期文章
  • 一次性软组织持续有限扩张修复小儿皮肤缺损

    我院自1988年5月采用术中持续有限扩张(intraoperativesustainedlimitedexpansion,ISLE)修复5例小儿皮肤缺损,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见附表.住院时间长21天,短8天,平均15天.本组所用扩张器为重庆长江橡胶厂提供.......

    作者:张显文;向代理;付跃先 刊期: 1991- 05

  •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骨片翻转移位是由于前臂伸肌总腱和旋后肌作用引起的.骨折后由伸肌总腱的牵拉使骨片向外、向下移位,旋后肌将骨片向后牵拉使骨片向后移位.我们根据骨折机理,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Ⅲ、Ⅳ型肱骨外髁骨折,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罗克玲;梁善荣 刊期: 1991- 05

  • 双合诊协助诊断小儿非典型肠套叠

    婴幼儿晚期非典型肠套叠易发生误诊,应用双舌诊法检查回盲部包块,对于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多数肠套叠以回肠末端为起始部,通过回盲瓣套入结肠内,使肠管嵌顿,引起肠壁严重水肿、增厚,在回盲部形成包块.对疑有肠套叠的患儿,检查回盲部是否有包块,对诊断很有意义.......

    作者:孙茜 刊期: 1991- 05

  • 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前公认,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理想的根治性手术,已被广泛采用.尽管囊肿切除解决了引流不畅及癌变等问题,但由于不能防止消化道内容物返流,术后胆道感染、胆瘘、肝内结石、胆管狭窄及胰腺炎等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故减少术后并发症,选择适宜术式,仍不失为提高疗效的关键.现就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谈几点看法.......

    作者:王慧贞 刊期: 1991- 05

  • 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与并发症问题

    近7年多来,我院收治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全部作囊肿全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式吻合术.年龄从48天到9岁,均治愈出院.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患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

    作者:刘唐彬 刊期: 1991- 05

  • 胆总管囊肿切除后胆道重建及并发症的处理

    至今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方法仍较多,各有其优、缺点,术者对术式掌握的熟练程度亦可影响其效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由于胆道经常发生炎症、胆汁储留、胰液返流的腐蚀,使其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层次不清.......

    作者:王燕霞 刊期: 1991- 05

  • 胆总管囊肿行胆道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我院自1982年11月以来共行胆总管囊肿手术69例,全部系囊肿切除后,以空肠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27例),或肝管空肠Roux-Y型吻合(42例)重建胆道.患儿大多为3岁以内娶幼儿,小者仅10天,全部存活,未发生胆瘘、胰瘘等并发症.......

    作者:薛崇德;肖现民 刊期: 1991- 05

  • 皮肤出血点、腹胀、便血

    病历摘要:女婴,53天.因皮肤出血点、腹泻一周,于1985年2月12日入院.婴儿系G1P1,371/7周早产,分娩顺利.出生后饮食、二便正常.一周前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尤以下腹部为多.近3日每天排便6~8次,为糊状不消化食物,偶有淡红色血丝.外院查血:Hb62g/L,RBC1.6×1012/L,WBC10.9×109/L,血小板46×109/L.初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入院.......

    作者: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刊期: 199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