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2年第1期文章
  • 新生儿肝错构瘤1例报告

    病儿:王×,女,生后15天.以间断发烧伴吐奶1天入院.入院前1天因受凉发烧,哭闹拒食,吐奶,不咳嗽,面部微绀.门诊以新生儿肺炎收住院.经治疗4天后好转,查体时发现左上腹部包块转外科.查体:体温37.8℃,脉搏168次/分,呼吸42次/分.新生儿貌无黄疸,口唇不绀,心正常,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鸣音.腹膨隆,肝剑突下6厘米,右季肋下4厘米,质中硬光滑,于剑下肝上可扪及鸡蛋大小肿块,光滑,无压痛.......

    作者:詹祯祥 刊期: 1982- 01

  •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穿孔1例

    病儿:男,8个月早产儿.出生重2,300克.产后因抽搐、烦燥、哭声尖,拟早产儿颅内出血于生后24小时转入小儿科.置入暖箱,给予青霉素、复方冬眠灵维生素K等药物治疗.第2天出现硬肿症,给予强的松2.5毫克,每日3次,服2天.生后第5天颅内出血症状明显好转.因硬肿症给地塞米松2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天.......

    作者:王克强;何长林 刊期: 1982- 01

  • 甲状腺包虫囊肿1例报告

    病儿;赛××,女,12岁.回族,新疆和静县学生,1981年2月15日入院.1年前发现右前颈部有一包块,大小如杏,近半年来增大迅速,无痛,包块明显向外突起,现大小如鸡蛋,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与皮肤不粘连.门诊诊断为甲状腺囊肿入本院外科治疗.......

    作者:赵振遵;黎剑平 刊期: 1982- 01

  • 腹腔内脏转位并肠旋位不全1例报告

    病儿:女,9岁.2岁前健康,2岁后食欲减退,7岁后经常肠鸣音亢进,偶发呕吐.入院前10个月发现脐周有一肿块,呕吐加重,曾连续呕吐1周,吐出物为食物及苦水,从未停止排便排气,可进流食.按肠虫症治疗无效以腹部肿块收住院.查体:T36.7℃,P60次/分,BP80/50毫米汞柱,发育可,消瘦,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有时可见肠型,偶可触及脐周横行软包块,活动度尚可,无腹部压疼及反跳痛,肠鸣音极度......

    作者:吴曰傑;张逢吉;郭乃兴 刊期: 1982-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翻转移位

    我院自1979~1980年共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翻转移位11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伤后2至7天9例,8至12天2例.年龄2至5岁6例,6至9岁5例.向外翻转8例,向前翻转3例.翻转90°者10例,翻转50°者1例.......

    作者:马盈良 刊期: 1982- 01

  •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意外和并发症

    1965年至197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2,805例.占同期住院病人8.1%,男3,469例,女376例,右侧1,314例,左侧1,016例,双侧475例,年龄2~3岁占78.6%,均手术治疗.手术意外和术后并发症35例,为了提高小儿外科常见病的疗效,总结其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建中;刘来金 刊期: 1982- 01

  • 直肠肛管测压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确诊方法有X线钡灌肠,直肠组织活检,组织化学检查和直肠肛管测压.一、直肠肛管测压进展Gowers(1878)用气囊扩张正常人直肠,发现肛管压力下降,后经多数学者追试证实,并认为与肛门内括约肌弛缓有关,故称直肠肛管反射或直肠内括约肌反射;Denny-Brown(1935)证明截瘫病人存在该反射,认为该反射与直肠壁内神经丛有关,虽然脊髓休克时该反射受抑制,但可以恢复......

    作者:王夫 刊期: 1982- 01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的发病机制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肌层肥厚是原发性的.多数报告认为本病有遗传倾向,其家族发生率约为10%,而发生于同胞兄弟者约占3~7%,挛生子罹患率也很高,但本症一般在出生后2~3周出现症状,为什么在此时出现症状呢?作者就其发病机理作了研究.......

    作者:安藤重满;葛人铨 刊期: 1982- 01

  • 胆道闭锁预后的评价

    由于胆道闭锁手术的不断改进,自采用肝门部与肠管吻合术(Kasa术)和预防逆行性胆管炎的有效措施以来,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长期生存的病例逐渐增多.术后黄疸虽消失,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和肝功能不全现象,故对其治疗效果的判断感到困难.本文报告自1969~1979年采用肝门空肠吻合法,治疗胆道闭锁69例,生存25例(36%)为了观察远期预后,将1969~1977年56例中的16例生存2年以上的病人(28......

    作者:桥本俊;张善通 刊期: 1982- 01

  • 产生肾素的肾胚胎瘤

    40年前首次报告肾胚胎瘤合并高血压.一般认为其机制为肿瘤压迫肾门或肾内血管造成肾脏局部缺血.但近发现有些肾胚胎瘤能产生肾素,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病例报告:4岁男孩,有腹部肿物.病儿外观健康,入院血压为145/75毫米汞柱.左侧腹部由肋缘到髂窝有硬而光滑肿物外,血红蛋白为11.7克%,血球压积34.9%;血清钠为129毫当量/升;钾为3.5毫当量/升;血清乳酸脱氢酶为725单位/升;血清钙10.7毫......

    作者: 刊期: 198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