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65年第1期文章
  • 小儿全身麻醉的严重意外

    在许多情况下,小儿手术治疗时常需采用全身麻醉.小儿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生理、解剖方面有其特点,而疾病本身又为麻醉加添了很多不利条件.如对此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处理不当,则难免发生意外,严重者更危及生命.我院1953~1963年间共施行小儿全身麻醉2,258例次,发生严重意外者48例次,占1.67%.死亡者12例.凡年龄小于6岁、体质较差、及急腹症手术的意外发生率较高(详见表1、2).为了吸取经验......

    作者:张濬美;沈嘉宝;李德馨;盛伯俭 刊期: 1965- 01

  • 小儿烧伤的麻醉

    本院5年来,共收治烧伤病员1,026例,共中小儿477例,占46,5%.本文就477例、688次麻醉经过报导如下.病例分析本组病例年龄自出生后18天至12岁.烧伤原因有火焰、开水、粥等.烧伤涉及头、面、颈者185例;呼吸道烧伤9例.烧伤面积大为75%(Ⅱ°);另1例71%,其中Ⅱ°19%、Ⅲ°52%.多数病例烧伤后未经处理即送来院;少数病例入院时已有脱水、高热、戚染、毒血症等现象.经抢救治疗,有2......

    作者:刘戍年;赵华珍;王景阳 刊期: 1965- 01

  • 小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空迴腸炎

    国内自1961年以来陆续有本病的报导(3)(4)(6),但综合临床病理的资料还不多,且对其命名,病因及发病机制等尚无一致的认识.本文总结1960年1月~1963年12月我院收治本病33例,综合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提出对本病命名、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意见以供参考.......

    作者:郑德元;胡廷泽;王大有;陈嘉铭 刊期: 1965- 01

  • 小儿伤寒腸穿孔(24例分析)

    我院外科1958年11月~1963年1月,共收治本病24例,其中22例经手术证实,24例肥达氏反应均为阳性,2例大便中培养出伤寒杆菌,现报导如下,并着重讨论手术治疗的若干问题.......

    作者:董魁元;刘来全;耿昌平;申淑芬;貟光辉;孙建中 刊期: 1965- 01

  • 靜脉切开术的改进——在皮外暂时的绑扎靜脉

    靜脉切开时将靜脉结扎后,使线头理在皮下,有以下缺点:(1)局部可出现早期或晚期(术后数周甚或数月)的线头成染或化脓,有时反复发作;(2)线头周围形成纖维硬结,轻微触碰能引起局部疼痛;(3)靜脉被永久地结扎.作者等改变靜脉切开术的常规作法,将结扎靜脉的线改由皮肤穿出,在皮肤外作暂时性的结扎,不在皮下组织内埋存任何线头(图1、2、3).......

    作者:盛伯俭;刘启成 刊期: 1965- 01

  • 介紹一种直腸結腸舌状融合鋏的簡易制作法

    目前对先天性巨结肠症之手术已在乳幼儿及新生儿期开展,国内许多医院采用了Dnhamel氏手术方法,并一致认为该法优点较多.唯有直肠与结肠融合之Kocher氏钳不够理想,如术后护理稍有疏忽则有造成手术失败的危险.为了克服这种缺点,我院自1964年1月开始采用一种自制的直肠结肠融合鋏,应用于新生儿期巨结肠手术3例,皆获满意疗效.这种融合鋏除克服了Kocher氏钳的缺点外,主要是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及经济适......

    作者:王修忠 刊期: 1965- 01

  • 腹股沟疝手术时对側疝探查钩

    小儿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时,是否要常规行对侧探查的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中.双侧疝的发生率,各作者所报告的数字高低虽相差很大,而有一部份病例在探查时发现了过去临床上无表现的疝,达一事实还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认为,探查是应该的,但要考虑到达种探查,是否会给病儿增加较多的打击.因此,我们设计了对侧疝探查钩,并在10余例手术时予以试用.试用病例的选择,一部份是对术前已确定为双侧疝者,于行单侧手术时以疝探查钧向对侧......

    作者:韩正德 刊期: 1965- 01

  • 中毒性休克专題座談記要

    編者按:会上首先由余亚雄医师报告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外科治疗一文,重点闡述了中毒性休克处理的经验.嗣后大家环繞着急腹症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作了讨论,经整理分述如下:......

    作者: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議小儿外科组 刊期: 1965- 01

  • 基本問题 小儿外科补液問题第一讲小儿外科补液问题的基础知识

    一,渗透作用概念:水与电解质平衡的基本原理就是渗透作用.假如我们把两份等量而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放在一个容器中,而分开容器的隔板是一个半透膜,原来浓度高的一边水就增多了,而原来浓度低的一边水就少了.这是因为半透膜只能使水透过,不能透过电解质,面溶液的浓度有趋于相等的能力,只有水透过来使两边的浓度相等.这种使水透过来而调整浓度就叫渗透作用.......

    作者:张金哲 刊期: 196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