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国小儿外科专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充分报道中国小儿外科学科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先进理论、新兴技术和前沿成果,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促进中国小儿外科学科的发展。本刊读者主要为从事小儿外科临床、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外科、儿科、产科有关人员。本刊辟有述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综述、会议纪要、研究报告、技术革新、病例报告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30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158/R

邮发代号: 38-1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3006
  • 国内刊号:42-115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64年第3期文章
  • 儿童脊椎結核合併截瘫的临床及治疗特点

    山东省立医院工960年6月至1962年6月及青島医学院附屬医院1962年12月至1963年10月,共收治儿童脊椎结核合併截瘫病儿22例.茲根据对该组病例的临床观察,结合文献报导,将儿童脊椎结核合併截瘫与成人不同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提出讨论.......

    作者:季海萍;王繼孟 刊期: 1964- 03

  •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系指在腹腔內无原发病灶的腹膜急性化脓性成染,此症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发明以前,颇为多見.死亡率极高.现今漸見减少,预后亦日益改善.但在小儿仍为较常見的急腹症之一,病情重笃,值得重视.上海第一医学院小儿外科自1954年至1963年十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炎83例,茲就此组病例作一临床分析,对诊断及治疗方面提出我们的一些体会.......

    作者:金百祥;张善通 刊期: 1964- 03

  •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87例报告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婴儿常見的畸形.本文报导1954年~1963年上海市立儿童医院处理幽門狹窄87例的情况.......

    作者:馬安权;繆維洲 刊期: 1964- 03

  • 急性坏死性小腸炎的外科治疗

    我院1959~1963年间共遇到急性坏死性小腸炎137例,其中37例经过外科手术治疗,茲就本组病例的手术指征、手术前准备及手术治疗经过和结果等项作一总结.......

    作者:佘亚雄;沈玉成;金熊元 刊期: 1964- 03

  • 小儿肺切除的麻醉(附37例分析)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成人比较,无论在解剖、生理和病理方面均有其特点.小儿肺切除的麻醉也有其独特之处,如处理不当,可产生麻醉的併发症、意外甚或死亡.为此,本文将我院自1956年12月至1963年12月间施行小儿肺切除的麻醉37例作一分析报导.......

    作者:邹学超 刊期: 1964- 03

  • 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皮下坏疽又称新生儿蜂窝织炎(1),是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一种严重的皮下组织急性感染.病原菌多系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好发于臀部、背部的皮肤受压区,其特征为病变发展迅速,皮下组织广泛炎症和坏死,易伴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作者:张善通;宣桂林;金百祥 刊期: 1964- 03

  • 新生儿麻醉处理的几个問題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屬新华儿童医院及广慈医院自1955年至1963年共施行了新生儿麻醉309例,本文即就此309例新生儿麻醉作一分析,并报导我们的初步体会.......

    作者:李杏芳;金熊元;鲍澤民 刊期: 1964- 03

  • 新生儿子宮陰道积液

    子宫阴道积液为一罕見的先天性女性生殖道疾患,临床表现为生殖道的极度扩张.大多出现于新生儿时期,但亦有发生于较大的儿童,个別病例则偶見于青春发育期.查考文献自1900年以来,仅62例有较完整的记载(1).本院近十年来共收治5例(見附表),今结合文献作一简述.......

    作者:李衷初 刊期: 1964- 03

  •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先天性腸旋转不良是中腸的发育异常,临床可引起腸梗阻症状.共主要病理为盲腸位于上腹部,或由盲腸本身压迫十二指腸下端,或由盲腸与后腹壁形成索带压迫十二指腸,造成十二指腸梗阻;同时整个小腸系膜游离,仅以腸系膜上动脉为轴心悬挂于后腹壁上,随时可发生小腸扭转.......

    作者:馬权;何健萍 刊期: 1964- 03

  • 小儿腸套叠1597例的临床分析和治疗

    上海第二医学院小儿外科于工1951~1963年间共收治小儿腸套叠1597例.本院对此症的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1)1951~1954年,以手术治疗为主;(2)1955~1959年,以鋇剂灌腸为主;(3)1960~1963年,以空气灌腸为主.茲扼要介绍本院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治疗经验如下.......

    作者:佘亚雄;丁文祥 刊期: 1964- 03